一·新机场概述
?
北京新机场是开云体育建设在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榆垡镇与河北廊坊市广阳区之间的的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远期(2040年)按照客流吞吐量1亿人次,飞机起降量80万架次的规模建设七条跑道和约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机场预留控制用地按照终端(2050年)旅客吞吐量1.3亿人次,飞机起降量103万架次,九条跑道的规模预留。该机场主体工程占地多在北京境内,是开云官网继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南苑机场(将搬迁)后的第三个客运机场,本期建设四条跑道及一条军民两用跑道(即空军南苑新机场),70万平米航站楼,客机近机位92个,计划于2019年年底建成,在客流达到4500万人次时,建设第一卫星厅,使航站楼面积达到82万平方米,客机近机位137个,使其满足7200万人次的设计能力。北京新机场的建设意义在于破解北京地区航空硬件能力饱和,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持。
北京新机场建成后,将成为新的机场经济核心区。机场经济是依托机场的交通优势、口岸优势以及区位优势,促使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等生产力要素向机场周围聚集,而形成了开云下载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航空城,并具备多种功能的经济区域。北京第二机场作为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其机场经济范畴应涵盖“枢纽经济”、“口岸经济”、“临空产业经济”以及“总部经济”等多种经济形态。“枢纽经济”和“口岸经济”是指在机场内直接依托民航客货运输业而形成的航空主业和非航空主业方面的经济,北京第二机场将成为全球人流和国际活动的中心,这将因航空旅客的进出港、购物、住宿等各种本源性或派生性需求而构成发展枢纽经济的基础。另外第二机场作为航空口岸具有国国际通道功能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连接功能,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进出口贸易业务,以航空物流为主体形成的集聚效应和延伸效应将引发出口岸经济。
“临空产业经济”和“总部经济”是新兴的机场经济形态,“临空产业经济”指机场周边地区因聚集着与航空运输业相关联的航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群而衍生出多元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规模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是以入驻机场地区的航空运输企业为主体,并聚集着与航空运输业相关的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也可以成为区域性金融贸易机构驻地,由此而实现企业总部所在区域、生产加工基地所在区域“三方”利益都得到增进的经济形态。
图1 北京首都新机场区位
二·丽泽金融商务区概述
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是北京市和丰台区重点发展的新兴金融功能区,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建设发展成为金融要素聚集、生态环境和谐、配套设施完善、文化氛围浓郁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端商务区和金融首善之区,成为扩大内需和拉动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示范区,成为北京未来十年的新名片。商务区占地面积4.36平方公里,规划调整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650万平方米。商务区可储备开发土地面积约300公顷,是北京市三环内最后一块成规模的开发区域。按照公建、居住、配套6:2:2的比例,开发建设高档写字楼、公寓、会展以及商业休闲等建筑设施,已被纳入首都“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的金融业发展规划布局,成为三个新兴金融功能区之一,并被明确为首都金融业发展新空间。
图2 丽泽金融商务区区位
三·新机场对于北京南城的影响分析研究
随着北京新机场的启动,以及南城第二阶段行动计划的开始,北京新发展的亮点逐步向南转移。北京北部、东部、西部新的发展空间有限,而南城包括丰台、大兴、亦庄等区域发展空间巨大。机场的发展与北京城市发展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新机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布置临空经济区,不仅促进北京南城航空物流、旅游业、进出口等方面迅速发展,而且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等方面也会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将会增强北京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实力,优化北京整体产业布局,缩小“南北差距”。此外,新机场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北京南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而且将会优化南城空间格局,扭 转北京城市空间格局“北重南轻”的局面。北京“十二五”期间构筑 “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产业格局,随着机场建设及其发展,“十三五”期间新机场将建设完成,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临空经济区,这将为北京增加一个临空经济区高端产业功能区,夯实北京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带。
四·新机场航站楼对丽泽业态影响的分析研究
从北京城市的区域差异来看,城南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北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是经济实力。从北京的空间结构来看,首都第二机场将会成为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中,将是南北发展轴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北京南城开发计划的推进,北京南部地区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政策机遇。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为北京指出新的战略发展空间,直接带动南部地区空间价值的整体提升。同时,为丽泽金融商务区提供了构建区域型中心,引领外围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在北京市“十二五”期间构筑“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产业战略中,加之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北京的丽泽金融商务区已经发展成为北京参与区域竞争合作的前沿阵地。
丽泽金融商务区应借助新机场北延线航站楼建设的契机,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禀赋,以战略性新兴金融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金融信息、金融文化、金融服务产业,构建独具特色和优势的金融服务产业体系。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使丽泽金融商务区真正成为首都建设有国际影响力金融中心城市的新引擎。
探索发展互联网金融、离岸金融等战略性新兴金融产业,积极鼓励金融创新,加快集聚各类金融信息中心。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金融租赁、汽车金融等新型金融机构,财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投融资管理机构。借助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契机,加快推动金融产业与信息产业,金融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立足新机场北延线航站楼建设以及本轮首都功能疏解,借势金融街西扩和CBD东进的几大契机,有针对性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充分利用产业外溢效应,在更为宽泛的半径内配置金融资源,寻找和定位自身特色,推行错位发展。在优化北京市金融产业格局基础上,分享金融业发展收益。
五·相关设施、商务服务和产业配套方案的策划
(一)交通设施配套
在交通基础设施按规划实施的前提下,提高公交出行比例,力争核心区公交出行比例达到60%,其中轨道交通承担35%,地面公交承担25%;引导小汽车的合理使用,将小汽车在核心区出行比例控制在20%左右;鼓励步行及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区域路网结构是:通过区域统筹规划、路网加密、道路提级等方式,在丽泽金融商务区用地范围内形成1条城市快速路——丽泽路,柳村路、金中都南路、西客站南路等7条主干路、10条次干路和若干条支路的棋盘式路网格局。规划核心区用地范围内道路网总长30.2公里,道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0.8公里。
主要立交节点规划方案:为解决丽泽金融商务区内外交通转换,需利用现况或改造、新建共计8处立交节点;为解决道路、铁路及河道间的交叉,需新建6处立交节点。共需要改造万柳桥、菜户营南桥,新建南马莲道桥、万柳西桥、柳村桥等立交节点14处。
公共交通布局:规划地铁M14号线和M16号线两条轨道交通分别沿丽泽路通过核心区,并在三路居站实现换乘。规划地铁M11号线在核心区北侧通过。规划形成公交快线、普线、支线相结合的分层公交系统。规划范围内设公交首末站、中途站、中心站、枢纽站四类公交场站设施。
(二)商务服务配套
(1)贯彻智慧金融配套理念。深入贯彻智慧金融理念,将智慧城市建设与金融行业、金融区配套规划、金融区公共服务充分融合。以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为重点,坚持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服务应用“三位一体”,坚持政府、企业、居民合力推广。
(2)商务服务配套理念。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条件和产业集聚效应,构筑集强势商圈、特色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心的多层次一体化商贸业发展体系;突出打造量贩商业、精品商业和连锁商业,营造高端商贸商务业新地标。着力发展现代金融和中介服务业,加大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引进力度,吸引金融机构来园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市内金融机构扩展服务领域,创新金融产品;搭建信用信息平台,规范民间担保机构,完善信用体系;支持发展新兴中介服务业、会展业等,认真筹办各类软件、信息博览会,打造知名专业会展品牌;重点培育咨询服务、信用服务、融资担保、会计税务服务、法律和仲裁服务、会展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广告服务、家政物业服务等新兴商贸业态,为发展高端商贸商务业提供有效服务保障。
(3)研究制定丽泽金融商务区鼓励商务服务配套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土地、价格、人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商务区企业转型投资现代服务业,在融资、人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加强对商务服务业发展的指导考核。对商务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规划、用地、环保、资金等问题,制定工作方案,逐项分解任务,安排专人跟进落实。并对商务服务业发展情况实行实时监控,加强科学指导和经常性检查,促进丽泽金融商务区高端商务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相关配套
(1)建设智能型政府。立足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智能型政府。持续提高开发经营效率,确保丽泽前期开发资金充裕,保障用于区域市政建设、市政服务和未来的规划发展的资金充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市场化运营方式,力促“八年成规模”目标早日实现。
(2)倡导产业与产城融合发展,提升综合发展实力。提倡产业融合发展,产城融合,区域统筹发展,在融合与开放中做大做强金融产业。重点以金融业为核心,以现代化的技术作为支撑,力促金融产业、科技信息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立足于此,结合乡村开发模式的优化与完善,联合集体经济和周边农村,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提升丽泽金融商务区的综合实力。
(3)加强精细化管理。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倡导政府部门实现精细化管理。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加快完善城市管理网络、细化管理标准、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管理行为、强化监督手段、创新管理机制,努力促进丽泽金融商务区城市建设、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全方位管理“大提升”。
(4)加快推进创新与开放,坚持区域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性作用,完善创新载体,优化创新环境,实现科技要素和金融要素的深度融合,促进金融产业与科技产业互联融合发展。紧抓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落实契机,借力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在更广阔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以丽泽金融商务区为核心,通过要素市场整合,形成与周边区域相互联动、产业分工明确、协作发展的模式。将丽泽金融商务区发展置于北京整体经济发展范畴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城南地区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
回复后台相应数字※看大家都在关注的内容
111集体用地“突围之道”······
222 特色小镇”系列专业产品展示
333 博势观点|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供应
555博势调研|资本下乡与农村土地
666 博势观点|一张图看懂棚户区改造程序
777货币环境从宽松到紧缩:不良资产处置的万亿级市场规模逐渐形成
888 叶剑平:农地改革要与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相匹配
关注博势智库,和专业人员互动,我们有您需要的地产金融行业资讯!(由于博势智库群已无法自主加入,可添加肖老师个人微信,在邀您入群,添加者请注明事由)
博势智库微信群
夯实专业|凝聚智慧
对接资源|打造平台
发表评论